【好奇闻网 www.haoqw.com】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豫剧演唱技法介绍

发布时间:2021-04-14 07:26:19来源:好奇闻网编辑:好奇闻网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间习俗 > 手机阅读

吐字是戏曲唱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剧种对于吐字的要求也不同。在豫剧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艺人将本地方言的语调语气、音韵语言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形成了豫剧独具地方特色的吐字方法。

豫剧演唱技法介绍

谈到豫剧吐字标准及方法的建立就不得不探究豫剧四大流派的本源与发展历程。豫剧中唱、念等艺术语言表达均以北方语言系统中的中州韵为基础,并将开封地区的方言发音定为标准音。而因开封古称“祥符”,以及开封地区南部的清河镇与朱仙镇最早开始豫剧的科班传授,所以豫剧最早又被称为“祥符调”。祥符调经过不断发展,传播到现今商丘一带,就形成了“豫东调”,之后艺人又将它带到了洛阳地区以及豫东南的沙河流域,就形成了“豫西调”以及“沙河调”。这四大来源于不同地域、流派的吐字标准与方式共同构成了豫剧唱法的吐字理论体系。它们的吐字方式均以中州韵的归韵、读音为语言标准,形成了字头尖团音、字尾十三辙的总体吐字方式,同时又融合了各自方言的语音特色,展现出了各自流派的语言韵味。

此外,戏曲界的所有剧种都以“字正腔圆”为吐字的最高审美要求,豫剧自然也不例外。在进行豫剧演唱时,演唱者要咬准每个字音,吐字不但要合乎汉语四声要求,还要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而在豫剧的吐字中,尤以干净而有力的喷口最具地方特色。在喷口出声时,嘴上要有口劲儿,发字头音时以介韵母行腔,最后以准确轻巧的收声归韵。这种方式使得吐字清晰的同时“字重而不死”“字轻而不飘”“字慢而不浊”“字快而不僵”,达到了“字声”与“字韵”的完美结合。豫剧谚诀中常说的“字带声、声找韵”就一语道破了吐字中“声”与“韵”的关系。用现代声乐理论来讲,在吐字前期,演唱者要充分借助共鸣腔体打开的力量以及口腔气流通道的控制力量,发出饱满响亮的头音,而后拖音收尾、归韵到位,完成吐字全过程。这一吐字过程真正达到了“字正腔圆”的美学标准,字不倒、韵不跑,将豫剧艺术的节奏美、语音美融合成了有机的整体,大大提高了豫剧艺术的可听性。

豫剧唱法中的用气

气息是发声的基石,用气的方式与声腔特色密不可分。一直以来,豫剧高亢、明亮、粗犷、雄劲的声腔特点都与它纯熟、独到的用气法则息息相关。其演唱时用气讲求“丹田之气”,强调“忠气”充足。具体来讲,就是吸气时量大而深,呼气时气冲而强,始终保持比一般唱歌要饱满的存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豫剧发声时能够充分发挥声腔特点,展现出独特的美学魅力。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豫剧演员在练习用气时,腰上常系一根绑带,就是因为紧绷腰部肌肉可以加强腰部力量,有利于呼气时产生爆发力。用现代声乐科学理论来讲,豫剧演员用气之初,要保持喉头相对稳定,适度打开喉咙通道,并始终保持上身处于拔背腆胸的状态,然后逐渐扩张横膈膜吸气,同时将两肋向外张开,使胸腔充分打开将气吸满,直至有膨胀感,最后贯通共鸣管道,让气息形成一个“气柱”,此时用气过程进行完毕,演员方可行腔发声。与此同时,呼气将伴随行腔发声过程一同进行,演员在呼气时,小腹肌肉收缩,并带动肋间肌与胸肌一同收缩,“气柱”内储存的气将逐渐推出、释放,形成共鸣腔体内部的全方位对抗力,然后这种对抗力会逐步减小直至平衡,气柱下降“扎根”于腰腹间(即丹田)上。上述“气柱”理论是数代豫剧艺人在演唱实践中体悟出来的独具特色的用气方法,它讲究“吸气深而饱”“呼气慢而匀”,有利于演员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巧妙而有目的地送气发声。整个吸气与呼气的用气过程,演员能够明显感受到丹田底部的力量作用以及行腔发声的力量抗衡。豫剧的用气相对于其他剧种来说灵活性更高,呼气压力的大小以及呼气量的多少都能通过丹田合理调控,这就能使演员自如地控制声音力度的强弱、声音频率的高低以及音色的明暗等。此外,在塑造不同人物角色时,豫剧的用气方式也能够满足不同流派的演唱要求,更好地展现各豫剧流派的人文情感与文化内涵。

豫剧唱法中的用嗓

豫剧根据流派、曲调、剧目风格、角色需要的不同,用嗓方式也不尽相同。具体来讲,豫剧的用嗓方式大致有大本腔、二本腔、夹本音、老包腔四种。

大本腔是以真声为基础的用嗓方式,它将胸腔共鸣与口腔共鸣相结合,用气扎实有力,发声可控性好。虽然大本腔的共鸣位置较低,不能扩展到头腔等高位置,实现高音区共鸣,但在中低音区的演唱中,声音效果表现却十分出色。豫西调中就常用到大本腔来表现其流派声区偏低、旋律下行的下五音。在角色方面,大本腔多适用于老旦、青衣等角色。总的来讲,大本腔作为胸腔与口腔的混合共鸣发声,具有音色结实、圆润、宽厚的特点,但由于其声区偏低、音域较窄,因而对艺术表现力的充分发挥有所局限。

二本腔是以假声为基础的用嗓方式,它利用声带的“驰振功能”采用纯假声发音。演唱时,喉头在高位置上保持自然稳定、声带拉紧变薄、基音管缩短变细,进而发出不卡、不挤的高音。二本腔的共鸣位置较高,综合了鼻腔、咽腔、口腔、头腔等一系列高位腔体的共鸣效果,因而这一用嗓方式常被善用声区偏高、旋律上行的豫东调所采用。其音色纯美透亮、高亢奔放,广泛适用于男女角色的演绎,闺门旦、青衣、老生、花脸等都可采用二本腔的用嗓方式。

夹本音是一种真假声混合的用嗓方式,它将大本腔的真声与二本腔的假声有机结合发出了类似于夹缝中鸣响的混合声,故名夹本音。在演唱高声区时,夹本音以位置较高的头腔共鸣为主,同时伴有胸腔共振的感觉;在演唱中声区时,夹本音以上挂头腔共鸣、下连胸腔共鸣的咽腔发声;而到了低声区时,夹本音共鸣位置下降,以胸腔共鸣为主。夹本音在高、中、低三个声区间的转换方面优势明显,它能灵活切换刚健粗犷的中低音与脆亮纯净的高音,塑造出了一个饱满、绚丽的混合声体系。豫东调和祥符调的艺人使用夹本音较多,除此之外,它还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其他剧种的演唱中。

老包腔是豫剧行当中黑头常用的用嗓方法,它将黑头行当刚直不阿的性格特点与行侠仗义的舞台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在实际演唱中,演员要先充分打开鼻咽腔,同时发挥头腔共鸣感的作用,然后调动口腔与胸腔的下连共鸣,进而以丹田之气为支点,发出粗犷、浑厚的声音。老包腔所展现的艺术效果浓烈,音量大、音域宽、底气足,十分具有视听震撼感。豫剧作为中国戏曲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审美情趣上与其他剧种一脉相承。同时,作为一个独立的地方剧种,它又有属于自己的呼吸、吐字和用嗓等演唱技巧。这对于我国戏曲事业的发展而言弥足珍贵,因此深入研究其唱法,对于传承豫剧、发扬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签:共鸣 吐字 方式 演唱 发声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豫剧演唱技法介绍》感兴趣,还可以看看《南北方元宵节习俗差异》这篇文章。

民间习俗排行

民间习俗精选

民间习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