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茶论》原名《茶论》,为宋徽宗赵佶所著的关于茶的专论,因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故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
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内容特色
关于茶的专论。就内容而言,即使在今天,《大观茶论》都可以说是有关茶的知识的入门之作。通过《大观茶论》,人们能迅速了解和掌握有关茶的知识。
(1)它提出了“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的观点。他指出茶的产地是“崖必阳,圃必阴”。这与陆羽的见解基本相同。对于产地对茶叶生长的影响及要采取的措施,他提出“石之性寒,其叶抑以瘠,其味疏以薄”,“必资阳和以发之”;“土之性敷,其叶疏以暴,其味强以肆”,“必资阴荫以节之”。
(2)关于天时对茶叶优劣的影响,它提出了“焙人得茶天为庆”的观点。他说:“茶工作于惊蛰,尤以得天时为急”。如果“轻寒,英华渐长,条达而不迫,茶工从容致力”,则其“色味两全”。如果“时旸郁燠,芽甲奋暴,促工暴力,随槁晷刻所迫,有蒸而未及压,压而未及研,研而未及制,茶黄留渍”,则其“色味所失已半”。
(3)对制茶过程,它提出了“洁净宜热良”的要求。“涤芽惟洁,濯器惟净,蒸压惟其宜,研膏惟热,焙火惟良”,否则,会出现“饮而有少砂……涤濯之不精”的情况。造茶要考虑“日晷之短长,均工力之众寡,会采择之多少”,必须在“一日造成”,如果过宿,“则害色味”。
通过以上3例,可以发现《大观茶论》充分吸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立足于当时代的发展水平,全面介绍了茶的有关知识。内容精深,论述简明,且具有极强的历史穿透力,对今天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体现着智慧的光芒和生活的情趣。《大观茶论》的最大特点,是它把深刻的哲理、生活的情趣,寓于对茶的极其简明扼要的论述中。
(1)在论述“蒸芽压黄之得失”时,它说“蒸太生则芽滑,故色清而味烈;过熟则芽烂,故茶色赤而不胶。压久则气竭味漓,不及则色暗味涩。蒸芽欲及熟而香,压黄欲膏尽亟止。如此,则制造之功十已得七八矣”。蒸芽压黄,最重要的是要掌握火候,过与不及都不行。而做到恰到好处,既需要技术,更需要智慧。这需要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
(2)在采茶上,他基本采纳前人的见解,但更为简明,并在生动形象的描述中无形地提高人们的鉴茶能力。采茶的时间是“黎明,见日则止”。具体要求则“用爪断芽,不以指揉”,主要是“虑气汗熏渍,茶不鲜洁”。对于茶的品次,“凡牙如雀舌谷粒(雀舌谷粒,指茶芽刚刚萌生随即采摘,精制成茶后形似雀舌谷粒细小嫩香。后世“雀舌”成一种优质茶名)者为斗品,一枪一旗(一枪一旗,即一芽一叶,芽未展尖细如枪,叶已展有如旗帜)为拣芽,一枪二旗为次之,余斯为下。茶始芽萌,则有白合(百合,指两叶抱生的茶芽,即鳞片),既撷则有乌蒂(乌蒂,指茶芽的蒂头),白合不去害茶味,乌蒂不去害茶色”。
(3)“点茶”部分是《大观茶论》的精华,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中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点茶讲究力道的大小,力道和工具运用的和谐。它对手指、腕力的描述尤为精彩,整个过程点茶的乐趣、生活的情趣跃然而出。
影响:
《大观茶论》从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自问世以来,《大观茶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非常巨大,不仅积极促进了中国茶业的发展,同时极大地推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使得宋代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时期。
上一篇:瑶族的来历
下一篇:中国宋代茶文化的繁荣与特色
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早期的定居民族。苏美尔人建立了苏美尔文明,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者,世界已知最早的文明之一。简介苏美尔人是于公元前5000年左右迁徙到西亚两河流域...
2021-04-24832阅读全文 >>968年,是丁朝建立,国号大瞿越,标志着越南从中国独立的年份。 968年简介 千年: 第1千年 世纪: 9世纪| 10世纪 |11世纪 年代: 930年代|940年代|950年代| 960年代 |970年代|980年代|990年代...
2021-03-08890阅读全文 >>我们知道,不管是人还是动物,繁衍的后代必然是与自己是同一类的,首先在长相上一定有所相似,这也是基因的一种遗传。然而在古代神话传说当中,有“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的说法,本意是想说,即便都是龙的后代,但每一个也都是很不一样,独一无二的,但是这中间也就有另外一个问题了,既然都是龙所生的,长相不一也就罢了,但是为什么它们都不是龙,都与龙有那么大...
2021-04-22806阅读全文 >>诸葛亮活到了53岁,放在三国时期已经算非常长寿的人了,毕竟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连30岁都不到。但是这样的诸葛亮也没熬过司马懿,因为司马懿更加恐怖活了72年,简直有点不可思议。不过诸葛亮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呢?难道是被司马懿给气死的么?蜀国国运比不过曹魏,诸葛亮和司马懿身上的压力也不同,所以这也导致了心态上的变化,可能在这方面司马懿的确压制住了诸葛...
2021-03-0837阅读全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中所使用到的手榴弹是最为常见的武器了。他能在短时间呢对地方进行压制,并且可以造成眩晕以及高杀伤能力的效果。手榴弹这种武器轻便方便携带,在当年抗战期间几乎每一位士兵都有配备手榴弹。那么受理单在当时的造价是多少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2021-04-15100阅读全文 >>令人感到恐怖的鸟笼效应,心里被物品所控制的人类欲望...
2021-03-03452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