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闻网 www.haoqw.com】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诸葛亮骂死王朗的真相是怎样的?王朗究竟是怎么死的?

发布时间:2021-03-08 13:11:05来源:好奇闻网编辑:好奇闻网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真相 > 手机阅读

诸葛亮骂死王朗这个桥段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了,因为网友做的鬼畜已经把这个故事给彻底抄火了。但在历史上王朗真是被诸葛亮给骂死的么?王朗怎么说也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大学士,而诸葛亮不管是哪个方面都不及王朗。实际上诸葛亮跟王朗从来都没有见过面,而且就算两人见面,以诸葛亮的家教肯定也是会对王朗毕恭毕敬,而不是发生激烈的争吵才对。那王朗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诸葛亮骂死王朗的真相是怎样的?王朗究竟是怎么死的?

公元228年,曹魏司徒王朗因病去世,寿庚不详,但绝非死于前线。《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出祁山,骂死王朗,也发生在斯年,他已七十有六矣,看来延迟退休真得有个度。人会不会被骂死,这要问诊专家;不过,言作为兵器之一,古已有之。在那个刀兵为王口水为河的时代,玩不起就输了。

历史大视野中的王朗,口碑倒是不错!

比如尊师重道,为老师“弃官行服”;比如恪尽职守,与孙策决战会稽;比如廉政爱民,个人生活恭俭节约,为政予民休息、宽恕刑狱。

小说中塑造的王朗形象,可就城墙上点烽火——相当告急了,典型的逆子贰臣呀。他党同伐异,助操晋升,逼宫献帝,助丕篡位,还特别善于投机钻营,跟司马家族勾勾搭搭,将嫡孙女嫁给了司马昭。

以小说留给我们的集体记忆,曹操是个大花脸,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谁跟他们走得近,再胸有沟壑,也必须掉沟里,所以,王朗很不幸!

原本打算两军阵前抖抖威风:“来日可严整队伍,大展旌旗。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奈何作者早有污点设定,借孔明之口大起底,无处可逃,连块遮羞布也不给,老人家小心脏实在受不了,“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这充分说明,睥睨天下,还需屁股干净。

诸葛亮骂死王朗的真相是怎样的?王朗究竟是怎么死的?

王朗规劝诸葛亮的那些话,其实不无道理,我个人以为比较务实。“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大方向完全正确;汉王朝“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全靠曹操“扫清六合席卷八荒”,都是实情;曹丕代汉,有献帝禅让之诏书,称为“天命所归”,也不为过;“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这一点,诸葛亮比谁都清楚,否则也不会频频北伐以攻为守了。关键在于,这些话得看谁来说。好比夫妻吵架,老婆的前任男友来劝架,那是火上浇油,准挨打,如果老泰山出面,一准儿天下太平。

我翻了点资料,发现诸葛亮之于王朗,不亚于老婆的前任男友之于老公,山高水长,到处都是恨。刘备建政初期,王朗曾多次写信策反许靖等蜀汉大臣,虽然许靖不与理睬,但诸葛亮是开了府的,尤重情报工作,焉能不知?挖墙脚惹恨,此其一也;其二,建兴元年(公元223年),王朗伙同华歆、陈群、许芝等人分别致信诸葛亮,“陈天命人事,欲使举国称藩。”这是公然发动舆论攻势啊,气得诸葛亮忙不迭的熬夜爬格子,写了篇“正议”文章进行反击,指出:“所谓徒丧文藻烦劳翰墨者矣,夫大人君子之所不为也”。

也就是说,诸葛亮恨王朗,已然不是一天两天了。你王朗干“带路党”,诸葛亮也许可以不计较,毕竟他没吃过汉献帝的俸米;但是,你王朗意图颠覆蜀汉小朝廷,人家就不能置若罔闻、不管不顾。“天下之人,愿食汝肉”,这种咬牙切齿之语,鸟也惊心,遑论人类!试问,诸葛亮怎么会听王朗的?

诸葛亮骂死王朗的真相是怎样的?王朗究竟是怎么死的?

另外,个人影响力也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解析一下诸葛亮的话,说实在的,立论远不如王朗,文雅去之所以更远。比如“匡君辅国,安汉兴刘”,王朗辅佐曹操,用的还是刘协的老字号,错在哪儿?再如“反助逆贼,同谋篡位”,如果打官司,这叫诉错了对象,山阳公一出庭,官司没法打;再比如“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慢说西川是怎么窃取的,刘备是不是宗亲,还需画个问号。至于“皓首匹夫!苍髯老贼”云云,相当于如今的国骂了,咱是文化人,不屑提,坚决不屑提,别教坏了小朋友。

可是,王朗还是崩溃了,何故?影响力作祟。

玩社交媒体的,都清楚,大V们放个屁,也能转发成百上千,普通ID即便满腹经纶,也无人问津。当时当世,凤雏已死,唯剩卧龙,“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而王朗之流,多如过江之鲫。影响力孰大孰小,不用多嘴。

在话语权同等的情况下,影响力决定号召力,决定规则由谁来拍板,决定什么样的价值观可以普世。两军阵前,听众看客数以十万计,王朗的话就算是至理名言,缺乏个人影响力,无法引起共鸣,也是白搭;而诸葛亮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充分运用“看热闹的从来不嫌事儿大”的原理,成功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变成了大众的所思所想,使得王朗有口难辩,焉能淡然?

人,原来是可以被憋死的。

诸葛亮骂死王朗的真相是怎样的?王朗究竟是怎么死的?

言论这个东西,太较真,不行,太较真,它就真的成了兵器。你越在乎别人的话,它就三人成虎了,你越害怕别人的话刺耳,它就唇枪舌剑了。王朗就属于太较真了!所谓玩刀的必死于刀下,他既自信言论万能,诸神退后,瞧我的,那么,终被口水淹死,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言论也不能不较真,任其汹涌,势必洪水猛兽。诸葛亮的办法就很好,平生唯谨慎,不给人下嘴的机会。站在德行操守制高点上的人,所有的言论,都可以云淡风轻。如果还有人嘚吧个没完,那也不要紧,送上门的机会,老账新账一起算,淹死你没商量。口水谁没有啊,谁不会吐啊,可史诗可眼球,亦庄亦谐,又不是做不到。语言技巧高是下乘,发言时机好是上乘。毛宗岗一语道破:“人但知讨贼者当诛其首,而不知讨贼者当先诛其从。”“武侯虽有出师之表上告嗣君,恨无讨贼之文布告天下。今观骂王朗一篇,即以此当骂曹丕,即以此当布告之文可耳。”原来如此,诸葛亮应该多谢王朗给机会呀!

另外,王朗被骂死,还属于孬货缺台词,心理承受力差。

诸葛亮骂死王朗的真相是怎样的?王朗究竟是怎么死的?

年龄大了,心血管系统可能存在问题了,受不得任何刺激了,这些都可以理解;让人不理解的是,“敌人”的骂声,对他而言,应该是赞美吧,为何拎不清?诸葛亮爆粗口,也还罢了,“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这句话就毫无道理。王朗真正的显达,始于曹操晋封魏王之后,他去九泉之下,只要有脸见曹操曹丕父子即可,为何要见刘家诸帝?再说王朗自己已然言必称大魏,而不提有汉,何以为此羞惭?精神错乱乎?

人啊,本质上都很脆弱,经不起折腾,但是心理承受力属于另一码子事儿,取决于思想成熟度和意志力的强弱。文相为何能够“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那是因为他的气节决定了必须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主张,有了这种坚持,泰山崩于前,也不会乱了阵脚。显然,王朗心理承受力差,差在没有洁身自好,差在长期左右逢源,差在参与是非太多,差在精神世界的极度晦暗。

令人后背发冷的是,王朗自告奋勇时,都督曹真大喜;王朗毙命后,“曹真将王朗尸首,用棺木盛贮,送回长安去了。”朝廷重臣呀,如此淡淡然,泊泊然,无任何悲悯情绪,可见王朗平素的人缘也不咋的,至少同僚们并不敬重他。人如蜡烛,既要点燃自己,又需照亮别人,如果只照亮自己,怕是不大妙。难怪裴松之褒华歆而贬王朗,“歆之名德,实高于朗”。

骂死王朗,文学典故而已,可以津津乐道;王朗为何死,人文探究而已,倒也不乏裨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小说虽属虚构,现实未必无影,读者诸君切勿入戏太深,私下共勉吧!

标签:诸葛亮 影响力 自己 可以

历史真相排行

历史真相精选

历史真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