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问斩”大家在影视剧当中应该都有听说过,通常是对死刑犯说的话,不过这里的“秋后”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从字面上也很好理解,就是要等到秋季以后在行刑。可能古人在这方面有比较特殊的执念,一定要选秋冬季节才实行死刑。而且对于日子上的选择非常讲究,午时已过就会立刻行刑。下面就为大家讲讲,为什么会出现秋后问斩这样的说法,还有其中到底有哪些讲究,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古代历史中,如果官府判处某人死刑后,一般选择的都是“秋后问斩”,我们在电视剧里也能经常看到这句常用语,那么,古人为什么要选择秋后问斩呢?
所谓秋后问斩,实际上也并非是一定在秋天对犯人执行死刑,而是在秋冬两季都可以。但因为先过秋天,这样,在春夏两个季节以及往年积累下来的死刑判决一般在当年秋天执行,所以大多在秋天执行了。
秋后问斩的做法最早形成于西周时期,儒家经典著作《礼记·月令》中“孟秋之月”一篇有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秋后问斩的制度到西汉时期形成定制,并为以后的历朝历代所遵守。
秋后问斩制度的形成,与古代人们的天人合一观念有关,古人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处处顺应自然为好。
春夏乃是万物生长、生命欣欣向荣的美好季节,不应该执行见血的死刑。而秋冬季节则是万物萧条、生命凋谢的季节,此时执行死刑才是顺应自然的。
汉武帝时期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fén]之间的斗争颇深,而窦婴最终被问斩的时间也很有意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窦婴至交灌夫被田蚡逮捕下狱,并被判处死刑。窦婴则倾全力搭救灌夫,结果也被以“伪造诏书罪”而被捕。
元光四年(前131年)冬天,灌夫被诛族。窦婴得知后愤慨万分,患了中风病后绝食,打算就此死去。后来又听人说汉武帝没有杀他的意思,窦婴又才开始吃饭治病。田蚡为了乘机除掉窦婴,制造了许多诽谤窦婴的话让汉武帝听到,于是,就在当年十二月(农历)的最后一天将窦婴在渭城大街上斩首示众。
田蚡之所以急着要杀窦婴,是因为按照当时的制度,春夏不得执行死刑,那么,万一遇到皇帝有什么高兴的事,来个大赦天下,窦婴还真的可能遇赦而活了下来。
古代也有犯人不是秋后问斩的,那些犯了谋反等特别大的重罪之人,当然要执行斩立决,除此之外,一般的死刑都要留到秋冬季节执行。
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他对死囚的处决仍是慎重的,要求“三日重五覆奏”,也就是说皇帝批准后三日方可执行死刑,以此来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
古人在行刑的时间上除了选择我们熟悉的“午时三刻”问斩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禁忌。比如唐宋时期规定正月、五月、九月为断屠月,也就是这几个月不得杀人;每月的十斋日也是禁杀日(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
所以,从唐代起真正的“秋后问斩”时间也就是每年的十、十一、十二这三个月,这一规定一直为后世所沿用,直到清末。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丰富多彩的一部分吧,比如今天小编也给大家讲述的这个28岁的女孩在殡仪馆工作,今年已经是28岁了在殡仪馆上班已经是5年了,怎么这样说呢,有很多人知道自己干的这样的工作,这也是到现在连个男朋友都没有,甚至有的亲戚也不能接受这样的工作,但是不管怎么样,所以就凭一个女孩子能够接受这样的工作,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请继续关注探虎网...
2021-04-20375阅读全文 >>emsp;emsp;福建习俗:“冬至暝”“搓丸子”emsp;emsp;“冬至霜,月娘光;柏叶红,丸子捧。”这是冬至一首儿歌。...
2021-03-08644阅读全文 >>如今大多数人理解的“三教九流”中的“九流”,大多数就是指“下九流”,所以才会认为“三教九流”是一个贬义词。“下九流”在古代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具体指的是巫、娼、大神、梆、剃头、吹手、戏子、丐、糖。这九...
2021-04-20485阅读全文 >>蒙恬是秦朝时期秦国一员大将,战功可能比不上攻灭五国的王翦父子,但是他最大的成就也不在于统一六国,而是在秦国北方抗击外族匈奴。匈奴一直是一个非常强悍的民族,秦国强大起来,只有匈奴依旧与秦国敌对,其他小国纷纷求和。但是,这样一个镇守边疆的大将,最终却不是死于战场,而是一个小人之手。那么,蒙恬是怎么被害死的?他死后又被埋在了哪里呢?...
2021-03-08358阅读全文 >>大年初六为什么叫马日?大年初六为什么不叫羊日,猪日,而叫马日呢?这里面有什么故事。来看看,大年初六为什么叫马日?大年初六为什么叫马日?农历大...
2021-03-03254阅读全文 >>《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最完整和最早的一部字典,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
2021-03-08311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