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闻网 www.haoqw.com】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西路评剧的历史变迁

发布时间:2021-03-27 07:26:59来源:好奇闻网编辑:好奇闻网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间习俗 > 手机阅读

评剧主要分东路和西路,以东路评剧为主,西路评剧主要流行于北京一带。西路评剧也曾兴盛过,但由于不善变革逐渐衰落下去了。

西路评剧的历史变迁

西路评剧的历史初步可划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莲花落;第二阶段彩旦莲花落;第三阶段北京蹦蹦(当时观众特别喜欢);第四阶段蹦蹦戏的衰败与消亡;第五阶段西路评剧。

莲花落又称“莲花闹”。据宋代《五灯会元》记载:“俞道婆尝随众参琅玡,一日闻丐唱莲花乐,大悟。”“落”与“乐”音相近,民间常予通用。由此可见,莲花落这一艺术形式已有悠久的历史。

清代流行在北京周围、天津以西的通州、三河、宝坻、蓟县一带的莲花落为“西路莲花落”(亦称“单板书”或“竹板书”)。它的活动形式,原以沿街乞唱为主。

到光绪末年,因与“北京蹦蹦”相结合,吸收河北梆子、老调、哈哈腔、定县秧歌等地方剧种的剧目、音乐舞蹈等艺术营养,借助戏曲的分场形式,方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一个地方小戏,并开始了一些班社活动。

起初因行当不全,形式不够完整,又因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曾称其为“北京蹦蹦戏”与“两下锅班”,“东路评剧”兴起后,始称其为“西路评剧”。

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金叶子、王殿佐等人拜北京莲花落艺人赵新桓为师。赵新桓(因其演出时在头上戴一抓髻,人称“抓髻赵”)是领取清朝钱粮的汉军旗人,唱莲花落是“玩票”,不为挣钱,就是喜欢,在京城演艺圈里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曾与当时著名的京剧演员谭鑫培、杨小楼,一同进宫为慈禧太后同台演出过。

有了赵新桓的支持,从北运河畔走进京城的农民艺人,开始在东安市场的小吉祥戏园演出。他们演出的《小姑贤》、《杨二舍化缘》、《顶锅》、《打狗劝夫》等剧目,带有浓郁的北运河乡土气息,内容通俗易懂,演唱生动活泼,很受市民大众的欢迎。

1899年,金叶子(来凤仪,小生)、韩九令(花旦)、人人乐(彩旦)、柳叶红(青衣)为主的班社,首先进入北京演出。后有河北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须生),蓟州(今天津蓟县)的挑帘红(花旦)等相继进入北京,为西路评剧的创始人。

1911年,挑帘红、郭启荣、赵满堂一行十多人,应邀一路南下,到江浙和上海演出,把这种北方的乡土艺术传播到了南方。

1912年至1917年,唐山的东路蹦蹦班在天津以“平腔梆子”挂牌演出,打开津门禁地后,当地艺人为竞技争芬把西路蹦蹦改称平调梆子,以崭新的艺术风貌和地方特色活跃在津、京之间的农村阵地。

西路评剧的艺人,大多是没有文化的农民,思想上保守,艺术上缺少变革精神,没有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剧目,渐渐由盛而衰。

20世纪30年代,“东路评剧”的诸多班社,芙蓉花、白玉霜、喜彩莲等名家,相继进入北京,西路评剧抵挡不住这股潮流,渐渐在北京城里销声匿迹。有的西路评剧演员加入了东路评剧的班社。唐山蹦蹦戏则在不断变革中,成为评剧的主流。西路评剧没人再组专业班社。

解放后,中国评剧院曾请回西路评剧的部分老艺人,挖掘整理了一批传统剧目,但已很少演出。西路评剧的唱腔,只偶尔在个别剧目的唱段中出现。

标签:西路 莲花 北京 演出 艺术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西路评剧的历史变迁》感兴趣,还可以看看《中元节的12大习俗》这篇文章。

民间习俗排行

民间习俗精选

民间习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