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当时最大的对手,就是元朝将领王保保。王保保带领的铁骑部队曾大破明军,也让朱元璋感到非常头疼。本来对于北方游牧民族来说,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他们的骑兵,主要还是因为马好,速度快而且耐力强,那朱元璋最后是如何击败这些棘手的骑兵的呢?对亏朱元璋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发明了以神兵利器导致骑兵大败。其实朱元璋能当上明朝开国皇帝绝不是巧合这么简单,一起来看看他当时是怎么做的吧。
在陈友谅、张士诚这两个最危险的对手被各个击破之后,物产丰饶的江淮地区就成了放牛娃朱元璋的囊中之物,而北伐中原,问鼎天下的条件也成熟了。一个与元朝分庭抗礼的新王朝呼之欲出。
朱元璋最强悍的敌人是察罕帖木儿未竟事业的继承者——王保保。众所周知,王保保的王牌部队为骑兵,骑兵的长处在于野战,而不是守城。朱元璋强大的水师与先进的攻城器械在面对那些纵横驰骋的骑兵时基本上失去了用武之地,他如果真的北伐,那么,他的陆军在北方的平原上是否有足够的把握战胜元朝骑兵——特别是王保保的铁骑呢?这成了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悬念。
为了解开这个谜,需要对朱元璋陆军所用的兵器与战法进行一些分析。
朱元璋这支陆军主要由步兵和骑兵组成,在长期的征战生涯里,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基本上都是靠“以战练兵”的方式逐渐积累起丰富的战争经验的。
野战时,步兵手里使用的兵器主要有刀、盾牌、弓弩、长枪等冷兵器与火铳等各类火器。从这支陆军的武器装备可以推断出他们使用的战术,就是战斗时先使用弓弩、火器远距离打击敌人,暂且让刀牌手与长枪手伺机而动。步兵的弓弩手在射击时,最远的距离可超过二百米。可是,如果对手是一个训练有素的重装骑兵,他可以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穿越这二百米的生死线,杀到弓弩手的面前。步兵火铳手的表现也同样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尽管那时中国的管形火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还能发射铁弹,可是在对抗前赴后继的骑兵时也基本上是束手无策,因为他在短短的一分钟之内即使能完成装填弹药、瞄准、点火、发射等一系列复杂的动作,也难以连续射击,要想连续射击,应该依赖轮番出战的“叠阵”,这种新式阵法在战场上出现已经是后来的事了。当万马奔腾而来,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到阵前时,所有的弓弩手与火铳手都必须退后,让刀牌手与长枪手在前列与敌人贴身近战。
为了把这些重装骑兵阻于阵前,盾牌手与长枪手在这时就会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那些手执盾牌的军人排成横列,可以形成一面阻止敌人前进的“盾墙”,并低头抽出佩刀砍马脚,但他们的盾牌首当其冲地成了最明显的靶子,一次又一次地被重装骑兵的枪支击中或者刺穿。而长枪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由于它的长度通常比骑兵配备的骑枪要长,因而可用它来戳马的眼睛、喉咙等要害部位,防止骑兵近身。不过,在激烈的交战中,骑兵的枪支会折断,步兵所装备的长枪也一样。明代中期有实战经验的边防将领戚继光在著作中对此有过生动的描写:“敌马万众齐冲,势如风雨而来,枪身细长惟有一戳, 彼众马一拥,枪便断折,是一枪仅可伤一马, 则不复可用矣。”也就是说,步兵的长枪刺向迎面冲撞过来的骑兵时最容易折断,因为枪杆多数是木、竹所造,往往难以承受迎面而来的强大压力。
为了保险起见,步兵在野战之前,还尽量争取时间在阵营之前挖壕、立栅、设置拒马等阻挡敌人骑兵的障碍物,一一做足这些安全措施之后,便基本固若金汤了。
步兵虽然可以抵抗骑兵的进犯,但是要想全歼骑兵,难度却非常大,因为骑兵万一强攻失利,可以向各个方向四散而走,而机动能力大为逊色的步兵对此只能干瞪眼。因而在理论上,步兵并非对付骑兵最好的兵种,最好是以骑兵对付骑兵,“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俗话说:“南人乘船,北人乘马。”在水网纵横的南方作战,骑兵不是至关重要的,但要想完成北伐的历史重任,仅仅依靠步兵或者水师都是不行的,如果不能及时建成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将很难把蒙古人驱逐出塞外。
朱元璋对此心知肚明,他在投身军旅之初便认识到了骑兵的重要性,并于1353 年(至正十三年)与元军的“铁甲骑兵”在江淮地区打过仗,当时的义军基本以步兵为主,骑兵很少,因而无力野战,只能以防御为主,只有在元军渡河或休息之时才可以趁机发起小规模的进攻,尚欠缺大量歼灭元军的实力。为了使部队能够在未来的战争中与元军的“铁甲骑兵”一较短长,高瞻远瞩的朱元璋预先做好准备,四处招兵买马,这种情况在他渡江南下、建立政权之后也没改变。江南地区河道纵横、丘陵密布,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不太适合于发展骑兵,可是他没有知难而退,反而继续用心经营,其战马主要来源于俘获,同时也斥巨资到处购买,终于组建了一支铁骑部队。1356 年(至正十六年),朱元璋的得力助手徐达在常州城外与张士诚所部野战时,就成功运用铁骑从侧面突击敌军阵营,取得胜利。而这位未来的开国皇帝于两年之后亲率数万人马出征浙东时,骑兵与步兵的比例高达一比二。由此可知,在所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中,都少不了骑兵的参与。
这支新组建的铁骑队伍之中已经开始普及铁甲,且将士们的作战任务以突击为主,故可视之为重装骑兵。其武器装备具有汉族传统的特色,铁枪就是一个好例子。
一般的骑枪,其枪柄使用轻便的竹、木所制,因为兵器一旦过于笨重,则不利于士卒击刺,可是,古人某些臂力过人的勇士,却喜欢手执用铁锻造的枪柄(各类史书记载的这类铁枪的重量从数十斤到百斤不等,不排除当中有夸大其词之处,它们真实的重量估计在十五至三十斤左右),由于坚固,在骑马冲撞目标时肯定不会像普通骑枪那样容易断裂,不过,如果使用者手腕的力量不够,很可能会在枪柄的反作用力之下突然骨折,故此,惯使铁枪者, 必非等闲之辈,他们胯下之马,也须是负重力强的良马。另外,这类武器如果是由毫无弹性的“浑铁”所锻造,还可以像大棒一样沉重地砸向敌人。
使用铁枪最早见于史册的是后梁名将王彦章,《资治通鉴》说此人“每战用二杆铁枪”,骑马战斗时一杆置于马鞍中, 一杆在手,“所向无前,时人谓之‘王铁枪’”。五代之后的辽、宋、金、元,也有不少将士使用铁枪,当中最出名的是南宋名将岳飞,《宋史》称他“天生有神力”, 使用的是一杆“丈八铁枪”。到了元朝, 铁枪也出现于元朝骑兵之中,不过使用者主要是汉军将士。
朱元璋打天下时除了有一支用于步行作战的长枪之外,有时还使用骑枪,根据晚明文人钱谦益的记载,朱元璋的马上武器是一杆铁枪,他本人曾“匹马单戈,日行百里”。而保存至今的明代军中诏令, 也白纸黑字地记录朱元璋把精锐骑兵称为“拼过铁枪”“敢拼铁枪”的人,他曾一次就从京城调派三四百个这样的勇士补充前线军队,由此可知,军中擅使铁枪者不在少数。
朱元璋身边的将士也有很多人善于骑马作战,著名的有花云、常遇春、傅友德、李文忠、薛显、沐英、郭英、王弼、刘广等人。史载傅友德、李文忠、郭英等骁将经常拿着枪槊(“槊”有时又写作“矟”) 带头突阵,而矟、槊常常代指骑枪,不排除当中有一些是铁枪。
刀剑也是朱元璋骑兵将士的常用装备。比如1353 年(至正十三年),朱元璋与花云在滁州附近骑马前行时,突然遇到数千敌军,幸而花云仗剑横冲敌阵,成功护主突围。
有趣的是,军中还有将领配备双刀, 名留青史的有王弼与刘广等人。例如在1366 年(至正二十六年)的平江之战中, 王弼挥舞双刀驾驭铁骑,一路冲杀,打得敌军步兵到处乱窜。双刀的优点是一守一攻,一刀在格开对手的兵器后另一刀可以立即还击。但是,两手握刀的前提是放开缰绳,任由战马驰骋,这种骑马技术要经长期训练才能运用自如。
弓箭作为远程兵器也是不少铁骑将士的心仪之物,《明史》称常遇春“猿臂善射”, 可在马上用箭远距离射倒强敌。可见,这支队伍同时具有重装骑兵与轻装骑兵的双重功能,并不像蒙古骑兵那样在划分兵种方面截然分明。
历史没有明确记录朱元璋的铁骑到底有多少人。这支以部分精英将领为核心的骑兵队伍虽然能够称霸南方,但与历史上那支兵种齐全、战法多变的全盛时期的蒙古骑兵相比,仍是逊色不少。不过,朱元璋清楚地知道现在的蒙古骑兵已经衰弱,元朝大限将至,一旦时机允许,他会毫不示弱地挥师北上。可是,他的虎贲雄师虽然威震南方,能不能战胜在北方纵横驰骋的王保保所部,只有在战场上才可见真章。
男孩送别金鱼前,先亲吻一番。男孩拉下马桶把手,把金鱼冲掉。男孩哀恸痛哭,场面伤感。(机器头条新闻 ji-qi com)短片分享网站YouTube日前上载一段短片,显示一名小男孩送别“故友”,替一条...
2021-04-12126阅读全文 >>说到和坤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和坤是清朝时期非常厉害的一位大臣,但是,有关和坤,大家议论最多的还是和坤的贪污了。当时的和坤之所以那么嚣张,完全是因和坤受宠,因为和坤在战场上也是立下了汉马功劳,不过,后来和坤还是被嘉庆给杀了。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嘉庆杀了和珅为何不斩草除根一并杀掉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
2021-03-08560阅读全文 >>在中国,我们都以孔子为尊。而在韩国,了解的小伙伴们知道,有一位先人也被韩国人的后背一直尊崇着。不过他并不是孔子,而是西周时期的人物姜子牙。“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便是一愿者上钩自居的姜子牙,韩国人认为姜子牙是韩国国的国父,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2021-03-08509阅读全文 >>温迪戈是黑夜中的恶魔,专以人类为食吃人不吐骨头...
2021-03-25870阅读全文 >>公元前378年,干支为癸卯。帝号周安王二十四年。这一年斯巴达“寡头统治”被推翻。 中文名 公元前378年 外文名 In378 BC 干支 癸卯 帝号 周安王二十四年 公元前378年中国 公元前378年。...
2021-03-08159阅读全文 >>看过隋唐演义或者对隋唐历史有些了解的人大多会说:李世民是唐朝第一人,是李世民组织的晋阳起兵,才有了后来的大唐,因为历代正史是这样记载的。后晋修撰的《旧唐书》、北宋欧阳修等人编撰的《新唐书》、还有司马光...
2020-05-30312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