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闻网 www.haoqw.com】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公元706年历史年表 公元706年历史大事 公元706年大事记

发布时间:2021-03-08 16:51:16来源:好奇闻网编辑:好奇闻网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年表 > 手机阅读
706年,唐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神龙二年,干支纪年为丙午马年。即马年。
中文名
706年
朝代
纪年
神龙二年
生肖
马年
历史大事
七公主开府置官

706年历史大事

七公主开府置官

神龙二年(七0六)闰正月一日制:“太平、长宁、安乐、宜城、新都、定安、金城公主并开府,置官属。”按:镇国太平公主,高宗女,武后生,先嫁薛绍,后嫁武攸暨,仪比亲王。长宁公主,中宗女,韦后生,先嫁杨慎交,后嫁苏彦伯;安乐公主,中宗女,韦后生,先嫁武崇训,后嫁武延秀,二公主唯不置长史,余并同亲王。宜城、新都、定安三公主亦中宗女,非皇后生,官员减半。金城公主,雍王守礼(章怀太子贤之子,中宗嫡侄)女,以将出嫁吐蕃,特置司马。

僧道加官进爵

神龙二年(七0六)二月,僧慧范等九人并加五品阶,赐爵郡、县公。道士史崇恩等三人加五品阶,除国子祭酒,同正(与正员同)。叶静能加金紫光禄大夫。

出五王于外

五王虽罢政事,然仍居京,朝朔望,三思等不自安,必欲尽出之于外。神龙元年六月,崔玄玮检校益州长史,知都督事,又改梁州刺史。张柬之自请归襄州养疾,七月,以柬之为襄州刺史,不知州事,给全俸。神龙二年(七0六)闰正月初敬晖为滑州刺史、桓彦范为洺州刺史、袁恕己为豫州刺史。三月,复左迁敬晖为朗州刺史、桓彦范为毫州刺史、袁恕己为郢州刺史、崔玄玮为均州刺史,唯张柬之居襄州养疾未变。

突骑施乌质勒父子受封

自圣历二年(六九九)突骑施乌质勒遣其子遮弩入见以来,其占地已东北与突厥默啜为邻,西南与西域诸胡相接,东南至西州、庭州,以及斛瑟罗旧地皆归所有。至是,唐承认其既成事实,于神龙二年(七0六)闰正月二十九日封突骑施乌质勒为怀德郡王。时郭元振由凉州都督迁安西大都护,与乌质勒推诚相处,融洽无间。乌质勒已年老,适天大雨雪,元振自赴乌质勒牙帐与议事,立于帐前,与乌质勒共语。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乌质勒不胜寒,议罢而卒。其长子娑葛疑元振计杀其父,勒兵将攻元振,副使解琬闻之,劝元振夜逃去,元振曰:“我以诚心待人,何所疑惧?且深入寇庭,逃将安归?”遂坚卧其营若不疑者。明日,素服往吊。道逢娑葛兵,娑葛不意元振来,遂不敢逼,扬言迎卫。元振进其帐,修吊赠祭,哭甚哀,留数十日助其丧事。娑葛感其义,更遣使进献马五千,驼二百,牛羊十余万。十二月二十八日,以娑葛仍袭愠鹿州都督(高宗显庆元年在突骑施所置),封怀德王。

选十道巡察使

神龙二年二月自左右御史台及内外五品以上官中挑选二十人为十道巡察使。要求其人识治道、通明无屈挠;委之察吏抚民,荐贤审狱,每二年一代换,按其功过而升降。时易州刺史姜师度、礼部员外郎马怀素、殿中侍御史源乾曜、监察御史卢怀慎、卫尉少卿李杰等皆入选。

武三思杀王同皎等

初,少府监丞宋之问及弟兖州司仓宋之逊皆因谄附张易之而贬岭南,后逃归东都,匿于友人驸马都尉王同皎家。同皎娶中宗女定安公主,玄武门诛张时颇立功,然深疾武三思与韦后所为,每与亲友言之,辄切齿痛恨。之逊于帘下听到,密遣其侄宋昙及甥李悛向三思告密,欲以免罪。三思大恨,使昙、悛及抚州司仓冉祖雍三人上书告同皎与洛阳人张仲之、祖延庆、武当丞周憬等私结壮士,谋杀三思,然后率兵入宫废皇后。中宗命御史大夫李承嘉、监察御史姚绍之审问其事,又命宰相杨再思、李峤、韦巨源陪审以验之。被告张仲之历数三思罪状,事连宫阃(三思本与韦后私通),再思和巨源装佯打瞌睡,不敢听;峤与绍之则命人将张仲之捆送监狱。仲之回头,还不断揭露三思、韦后丑事,绍之命人以挝击之,折仲之臂,仲之大呼曰:“我现在已经输给了你们,死后一定向上天控告你们。”神龙二年三月七日,王同皎、张仲之、祖延庆皆问斩并抄家。周憬则逃入比干庙(在洛阳),大喊道:“比干是古代忠臣,知道我的忠心。武三思与皇后淫乱,危害国家,很快就会被当街斩首,只恨我见不着而已!”遂自刎。于是,宋之问、宋之逊、宋昙、李俊、冉祖雍都当了京官,还加朝散大夫。

大置员外官

神龙二年(七0六)三月,大置员外官。自京司及诸州凡二千余人;宦官超迁七品以上员外官者又将千人(时共有宦官三千人)。此皆武三思与韦后卖官鬻爵、培植腹心所致。

韦月将揭告武三思

神龙二年(七0六)四月,处士韦月将上书揭告武三思潜通宫掖,必为逆乱,与上月王同皎等所告同。中宗大怒,命速斩之。黄门侍郎宋璟奏请审问,中宗益怒(一经审问则丑事远扬),来不及整理衣巾,拖着鞋子跑出宫殿侧门,对宋璟说:“我以为已经斩了,怎么还没有斩!”急命速斩、速斩。宋璟说:“人们告发宫中(指韦后与上官婉儿等)与三思私通,陛下不问而诛杀告发者,臣恐天下人议论更多。”坚请审问月将,中宗不许,璟曰:“必欲斩月将、请先斩臣!不然,臣终不敢奉诏。”中宗怒少减。左御史大夫苏珦、给事中徐坚、大理卿尹思贞等都认为(即使不审,也不要速斩)夏天杀人,有违时令(唐代行刑在秋季)。中宗改命重加杖责,流放岭南。但本年秋分节后一日,清晨,广州都督周仁轨还是把月将杀了。

尹思贞廷折李承嘉

御史大夫李承嘉附武三思(见“武三思杀王同皎”条),大理卿尹思贞视武三思为奸,一日,李承嘉诋尹思贞于朝,思贞素不善言语,竟愤然曰:“公附会奸臣,将图不轨(将要谋反),先除忠臣(先欲害我)邪?”承嘉怒,劾奏思贞,贬为青州刺史。或谓思贞曰:“公平日讷于言,及廷折承嘉,何其敏邪?”思贞曰:“物不能鸣者,激之则鸣。(按:此语即韩文“物不得其平则鸣”句之所本)承嘉恃威权相陵,仆义不受屈,亦不知言之从何而至也。”

中宗信妖妄

胡僧慧范曾以妖妄(迷信之术)游张易之之门,及易之诛,韦后重之,复称慧范有诛张之功,加银青光禄大夫,赐爵上庸县公,出入宫掖,中宗且多次微行至其家。桓彦范表奏慧范执左道以乱政,请诛之,不听,同时术士郑普思,尚衣奉御叶静能皆以妖妄幻术为中宗所信任,墨敕以普思为秘书监,静能为国子祭酒。崔玄玮、桓彦范坚持不可,亦不听。普思且与武三思、武攸暨俱蒙铁券之赐,如非反逆,各恕十死。

武则天合葬乾陵

先是神龙元年(七0五)十一月则天卒,遗制合葬乾陵。给事中严善思上疏,以为“尊者先葬,卑者不合于后开入,以卑动尊,恐非安稳。况乾陵玄宫以石为门,铁固其缝,今启其门,必须镌凿。神明之道,体尚幽玄,动众加功,恐多惊渎。且合葬非古,汉时诸陵,皇后多不合葬;魏晋以降,始有合者。望于乾陵之傍,更择吉地为陵,若神道有知,幽途自当通会;若其无知,合之何益!”疏上,令百官详议。寻有敕:“当遵遗制。”神龙二年(七0六)五月十八日,葬则天大圣皇后于乾陵。

周仁轨追杀钦州蛮宁承基

初,光宅元年(六八四)韦玄贞(韦后父)流钦州卒,蛮酋宁承基兄弟逼取其女,韦妻崔氏不与,承基等杀之,及其四男洵、浩、洞、沘。中宗复辟之次年(七0六)命广州都督周仁轨将兵二万讨之。承基等亡入海,仁轨追斩之,以其首祭崔氏墓,杀掠其部众殆尽。仁轨又为中宗杀流人韦月将,中宗喜,加仁轨镇国大将军,充岭南五府(广、桂,邕、容、琼)大使,赐爵汝南郡公。仁轨朝东都,韦后隔帘仁轨,以父事之。及韦后败,仁轨遂以党与诛。

立卫王重俊为太子

重俊乃中宗第三子。长兄重润(韦后生),为武后逼死。次兄重福,失爱于父母。俊亦非韦后生,以其长,神龙二年(七0六)七月不得已立之。重俊性明果,而太子官属多贵游子弟,所为多不法。右庶子姚珽(涛弟)屡谏,不听。

武三思杀五王

神龙元年(七0五)五月,敬晖等五人既封王罢政,仍居洛阳;不久,均出为刺史。神龙二年(七0六)五月,武三思使侍御史郑愔告五人曾与王同皎通谋,六月,贬敬晖为崖州司马,桓彦范泷州司马、张柬之新州司马、袁恕己窦州司马、崔玄玮白州司马(均在岭南)。七月,武三思阴令人书写皇后丑事,张贴在天津桥,请废黜之。中宗闻之大怒,欲穷核其事而族诛之,命御史大夫李承嘉任其事,承嘉奏言乃敬晖、桓彦范,张柬之、袁恕己、崔玄玮所为,虽云废后,实为谋反,应族诛。三思又使郑愔告之于外,使安乐公主谗之于内,中宗遂命法司立即结案。大理丞李朝隐奏称:“晖等未经审问,不可马上诛戮。”大理丞裴谈奏称:“晖等应据诏书抄家处斩,不必再加审问。”中宗以晖等尝赐铁券,许以不死,乃命长流晖于琼州(今海南省琼山县)、彦范于瀼州(今广西上思县)、柬之于泷州(今粤西罗定)、恕己于环州(今广西环江县)、玄玮于古州(今越南谅山东北)。子弟年十六以上,皆流岭外。擢李承嘉金紫光禄大夫,裴谈刑部尚书,谪李朝隐为闻喜令。中书舍人崔湜对三思说:“晖等他日北归,终为后患,不如遣使矫诏杀之。”三思问谁可为使者,湜荐大理正周利用,乃以利用摄右台侍御史,奉使岭外。利用到时,柬之、玄玮已死。遇彦范于贵州(今广西贵县),令左右缚之,曳于竹槎之上,肉尽至骨,然后杖杀。得晖,剐而杀之。恕己素服黄金,利用逼饮野葛汁(毒草药),尽数升未死,不胜毒愤,掊地,爪甲殆尽,仍捶杀之。利用还,擢御史中丞。

武三思善恶观

三思既杀五王,权倾人主,尝言:“我不知世间何者谓之善人,何者谓之恶人,但于我善者则为善人,于我恶者则为恶入耳。”时兵部尚书宗楚客,将作大匠宗晋卿,太府卿纪处讷、鸿胪卿甘元柬皆为三思羽翼。御史中丞周利用、侍御史冉祖雍、太仆丞李俊、光禄丞宋之逊、监察御史姚绍之皆为三思耳目,时人谓之“五狗”。

李元纮坚不改判

太平公主与僧寺争碾皑(磨物水皑),雍州(治设长安)司户李元纮判归僧寺。时窦从一为雍州刺史,以谄附权贵得名,闻之大惧,亟命元纮改判。元纮大书判后曰:“南山可移,此判无动!”从一不能夺。

突厥寇鸣沙等地,掠马

突厥默啜既与唐联姻,仍不改寇掠,尤擅掠马。神龙二年(七0六)十二月九日,先寇鸣沙(今宁夏中卫县境),灵武军大总管沙吒忠义与战,大败,死六千余人。十一日,突厥进寇原州(今甘肃镇原)、会州(今甘肃会宁)等地,掠陇右牧马万余匹而去。忠义由是免官。

安乐公主请立己为皇太女

安乐公主,韦后生之于流放房州途中,故中宗特爱之。恃宠骄恣,卖官鬻狱,势倾朝野。或自为制诏,掩其文字,令中宗署之,中宗亦笑署而不再视。时皇太子为重俊,非韦后生,安乐因请立己为“皇太女”,盖欲废太子而自代也。相传中宗以问大臣魏元忠,元忠曰:“皇太子乃国之储君,生民之本。今既无罪,岂得动摇?况以公主为皇太女,来日驸马将用何名号?(按:是时驸马乃武三思之子崇训)天下必甚惊怪,恐非公主自安之道。”中宗于是不从公主所请;然亦不加遣责。

李怀远卒

怀远,字广德,柏人(今河北唐山市西)人。少嗜学,擢四科第。神龙二年(七0六)四月以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致仕。七月,中宗将还西京,复以怀远以源官充东都留守。九月卒于任。怀远虽久贵,然俭约不治居室,尝乘款段马,仆射豆卢钦望谓“公贵显,顾当然耶”?怀远曰:“吾幸其驯,不愿它骏耳。”

神秀卒

神秀(六00至七0六)高僧,尉氏李姓子。师禅宗五祖弘忍,奉楞伽为心要,与惠能同称六祖,主北宗。武后召至都,命于当阳山建度门寺以旌异之。张说尝从问法,执弟子礼。卒谥大通禅师。

王仁昫撰成《刊谬补缺切韵》

王仁昫,字德温,衢州信安县尉。王书对陆氏《切韵》刊正、补缺(据陆氏一百九十三韵增至一百九十五韵)、增训,为孙愐《唐韵》所资,今存(出敦煌写本)。

706年通鉴记载

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中神龙二年(丙午,公元七零六年)

春,正月,戊戌,以吏部尚书李峤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于惟谦同平章事。

闰月,丙午,制:“太平、长安、安乐、宜城、新都、定安、金城公主并开府,置官属。”

武三思以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尚在京师,忌之,乙卯,出为滑、洺、豫三州刺史。

赐閺乡僧万回号法云公。甲戌,以突骑施酋长乌质勒为怀德郡王。

二月,乙未,以刑部尚书韦巨源同中书门下三品,仍与皇后叙宗族。

丙申,僧慧范等九人并加五品阶,赐爵郡、县公;道士史崇恩等三人加五品阶,除国子祭酒,同正;叶静能加金紫光禄大夫。

选左、右台及内外五品以上官二十人为十道巡察使,委之察吏抚人,荐贤直狱,二年一代,考其功罪而进退之。易州刺史魏人姜师度、礼部员外郎马怀素、殿中侍御史临漳源乾曜、监察御史灵昌卢怀慎、卫尉少卿滏阳李杰皆预焉。

三月,甲辰,中书令韦安石罢为户部尚书;户部尚书苏瑰为侍中、西京留守。瑰,颋之父也。唐休璟致仕。

初,少府监丞弘农宋之问及弟兖州司仓之逊皆坐附会张易之贬岭南,逃归东都,匿于友人光禄卿、驸马都尉王同皎家。同皎疾武三思及韦后所为,每与所亲言之,辄切齿。之逊于帘下闻之,密遣其子昙及甥校书郎李悛告三思,欲以自赎。三思使昙、悛及抚州司仓冉祖雍上书告同皎与洛阳人张仲之、祖延庆、武当丞寿春周憬等潜结壮士,谋杀三思,因勒兵诣阙,废皇后。上命御史大夫李承嘉、监察御史姚绍之按其事,又命杨再思、李峤、韦巨源参验。仲之言三思罪状,事连宫壸。再思、巨源阳寐不听;峤与绍之命反接送狱。仲之还顾,言不已。绍之命挝之,折其臂。仲之大呼曰:“吾已负汝,死当讼汝于天!”庚戌,同皎等皆坐斩,籍没其家。周憬亡入比干庙中,大言曰:“比干古之忠臣,知吾此心!三思与皇后淫乱,倾危国家,行当枭首都市,恨不及见耳!”遂自刭。之问、之逊、昙、悛、祖雍并除京官,加朝散大夫。

武三思与韦后日夜谮敬晖等不已,复左迁晖为朗州刺史,崔玄?为均州刺史,桓彦范为亳州刺史,袁恕己为郢州刺史;与晖等同立功者谢思行等皆以为党与,坐贬。

大置员外官,自京司及诸州凡二千馀人,宦官超迁七品以上员外官者又将千人。

魏元忠自端州还,为相,不复强谏,惟与时俯仰,中外失望。酸枣尉袁楚客致书元忠,以为:“主上新服厥命,惟新厥德,当进君子,退小人,以兴大化,岂可安其荣宠,循默而已!今不早建太子,择师傅而辅之,一失也。公主开府置僚属,二失也。崇长缁衣,使游走权门,借势纳赂,三失也。俳优小人,盗窃品秩,四失也。有司选进贤才,皆以货取势求,五失也。宠进宦者,殆满千人,为长乱之阶,六失也。王公贵戚,赏赐无度,竞为侈靡,七失也。广置员外官,伤财害民,八失也。先朝宫女,得自便居外,出入无禁,交通请谒,九失也。左道之人,荧惑主听,盗窃禄位,十失也。凡此十失,君侯不正,谁正之哉!”元忠得书,愧谢而已。夏,四月,改赠后父韦玄贞为酆王,后四弟皆赠郡王。

己丑,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李怀远致仕。

处士京兆韦月将上书告武三思潜通宫掖,必为逆乱;上大怒,命斩之。黄门侍郎宋璟奏请推按,上益怒,不及整巾,屣履出侧门,谓璟曰:“朕谓已斩,乃犹未邪!”命趋斩之。璟曰:“人言中宫私于三思,陛下不问而诛之,臣恐天下必有窃议。”固请按之,上不许。璟曰:“必欲斩月将,请先斩臣!不然,臣终不敢奉诏!”上怒少解。左御史大夫苏珦、给事中徐坚、大理卿长安尹思贞皆以为方夏行戮,有违时令。上乃命与杖,流岭南。过秋分一日,平晓,广州都督周仁轨斩之。

御史大夫李承嘉附武三思,诋尹思贞于朝,思贞曰:“公附会奸臣,将图不轨,先除忠臣邪!”承嘉怒,劾奏思贞,出为青州刺史。或谓思贞曰:“公平日讷于言,及廷折承嘉,何其敏邪?”思贞曰:“物不能鸣者,激之则鸣。承嘉恃威权相陵,仆义不受屈,亦不知言之从何而至也。”

武三思恶宋璟,出之检校贝州刺史。

五月,庚申,葬则天大圣皇后于乾陵。

武三思使郑愔告朗州刺史敬晖、亳州刺史韦彦范、襄州刺史张柬之、郢州刺史袁恕己、均州刺史崔玄?与王同皎通谋。六月,戊寅,贬晖崖州司马,彦范泷州司马,柬之新州司马,恕己窦州司马,玄?白州司马,并员外置,仍长任,削其勋封;复彦范姓桓氏。

初,韦玄贞流钦州而卒,蛮酋宁承基兄弟逼取其女,妻崔氏不与,承基等杀之,及其四男洵、浩、洞、泚,上命广州都督周仁轨使将兵二万讨之。承基等亡入海,仁轨追斩之,以其首祭崔氏墓,杀掠其部众殆尽。上喜,加仁轨镇国大将军,充五府大使,赐爵汝南郡公。韦后隔帘拜仁轨,以父事之。及韦后败,仁轨以党与诛。

秋,七月,戊申,立卫王重俊为皇太子。太子性明果,而官属率贵游子弟,所为多不法;左庶子姚珽屡谏,不听,珽,璹之弟也。

丙寅,以李峤为中书令。

上将还西京,辛未,左散骑常侍李怀远同中书门下三品,充东都留守。

武三思阴令人疏皇后秽行,榜于天津桥,请加废黜。上大怒,命御史大夫李承嘉穷核其事。承嘉奏言:“敬晖、桓彦范、张柬之、袁恕己、崔玄?使人为之,虽云废后,实谋大逆,请族诛之。”三思又使安乐公主谮之于内,侍御史郑愔言之于外,上命法司结竟。大理丞三原李朝隐奏称:“晖等未经推鞫,不可遽就诛夷。”大理丞裴谈奏称:“晖等宜据制书处斩籍没,不应更加推鞫。”上以晖等尝赐铁券,许以不死,乃长流晖于琼州,彦范于瀼州,柬之于泷州,恕己于环州,玄?于古州,子弟年十六以上,皆流岭外。擢承嘉为金紫光禄大夫,进爵襄武郡公,谈为刑部尚书;出李朝隐为闻喜令。

三思又讽太子上表,请夷晖等三族,上不许。

中书舍人崔湜说三思曰:“晖等异日北归,终为后患,不如遣使矫制杀之。”三思问谁可使者,湜荐大理正周利用。利用先为五王所恶,贬嘉州司马,乃以利用摄右台侍御史,奉使岭外。比至,柬之、玄?已死,遇彦范于贵州,令左右缚之,曳于竹槎之上,肉尽至骨,然后杖杀。得晖,呙而杀之。恕己素服黄金,利用逼之使饮野葛汁,尽数升不死,不胜毒愤,掊地,爪甲殆尽,仍捶杀之。利用还,擢拜御史中丞。薛季昶累贬儋州司马。饮药死。

三思既杀五王,权倾人主,常言:“我不知代间何者谓之善人,何者谓之恶人;但于我善者则为善人,于我恶者则为恶人耳。”

时兵部尚书宗禁客、将作大匠宗晋卿、太府卿纪处讷、鸿胪卿甘元柬皆为三思羽翼。御史中丞周利用、侍御史冉祖雍、太仆丞李俊、光禄丞宋之逊、监察御史姚绍之皆为三思耳目,时人谓之五狗。

九月,戊午,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李怀远薨。

初,李峤为吏部侍郎,欲树私恩,再求入相,奏大置员外官,广引贵势亲识。既而为相,铨衡失序,府库减耗,乃更表言滥官之弊,且请逊位;上慰谕不许。

冬,十月,己卯,车驾发东都,以前检校并州长史张仁愿检校左屯卫大将军兼洛州长史。戊戌,车驾至西京。十一月,乙巳,赦天下。

丙辰,以蒲州刺史窦从一为雍州刺史。从一,德玄之子也,初名怀贞,避皇后父讳,更名从一,多谄附权贵。太平公主与僧寺争碾硙,雍州司户李元纮判归僧寺。从一大惧,亟命元纮改判。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此判无动!”从一不能夺。元纮,道广之子也。

初,秘书监郑普思纳其女于后宫,监察御史灵昌崔日用劾奏之,上不听。普思聚党于雍、岐二州,谋作乱。事觉,西京留守苏瑰收系,穷治之。普思妻第五氏以鬼道得幸于皇后,上敕瑰勿治。及车驾还西京,瑰廷争之,上抑瑰而佑普思;侍御史范献忠进曰:“请斩苏瑰!”上曰:“何故?”对曰:“瑰为留守大臣,不能先斩普思,然后奏闻,使之荧惑圣听,其罪大矣。且普思反状明白,而陛下曲为申理。臣闻王者不死,殆谓是乎!臣愿先赐死,不能北面事普思。”魏元忠曰:“苏瑰长者,用刑不枉。普思法当死。”上不得已,戊午,流普思于儋州,馀党皆伏诛。

十二月,己卯,突厥默啜寇鸣沙,灵武军大总管沙吒忠义与战,军败,死者六千馀人。丁巳,突厥进寇原、会等州,掠陇右牧马万馀匹而去。免忠义官。

安西大都护郭元振诣突骑施乌质勒牙帐议军事,天大风雪,元振立于帐前,与乌质勒语。久之,雪深,元振不移足;乌质勒老,不胜寒,会罢而卒。其子娑葛勒兵将攻元振,副使御之中丞解琬知之,劝元振夜逃去。元振曰:“吾以诚心待人,何所疑惧!且深在寇庭,逃将安适!”安卧不动。明旦,入哭,甚哀。娑葛感其义,待元振如初。戊戌,以娑葛袭嗢鹿州都督、怀德王。

安乐公主恃宠骄恣,卖官鬻狱,势倾朝野。或自为制敕,掩其文,令上署之;上笑而从之,竟不视也。自请为皇太女,上虽不从,亦不谴责。

标签:三思 御史 刺史 公主 神龙

历史年表排行

历史年表精选

历史年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