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古 研究所专家在位于陕西麟游县的隋仁寿宫唐九成宫4号殿遗址, 发掘 出了 隋唐 两代 宫殿 建筑基址及500余件各类遗物,经推断4号殿可能为唐高宗与武则天寝殿。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是隋唐两朝先后共用的一处避暑行宫,遗址位于今陕西省麟游县城区。这一宫殿群始建于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初名仁寿宫,后几经维修更名,以九成宫为名沿用至今。唐文...
2021-03-03823阅读全文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 遗址 位于陕西麟游县城,是 隋唐 时期皇帝避暑离宫遗址。12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古 研究所陕西第一工作队在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隋唐九成宫4号殿遗址考古 发掘 领队李春林向媒体和会议代表介绍隋仁寿宫唐九成宫4号殿遗址形制布局、殿基结构、保存状况、出土文物标本,研究表明,新发掘的4号殿基址保存完...
2021-03-031002阅读全文 >>孙家岗 遗址 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阳平原之西近武陵山余脉处。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末期至夏代早期的遗址,总面积超过22万平方米,规模较大,文化堆积丰富。该遗址是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研究工程专项课题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的田野工作地点之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连续多年对该遗址开展主动性田野考古工作。2015年对遗址所在岗地及其周边实施了系统钻探,201...
2021-03-0328阅读全文 >>近日,河南 洛阳 白草坡 东汉 陵园 遗址 考古 发掘出土一件带有光和三年造(180年)题记的圆形石制器物,该器物使得白草坡东汉陵园真面目被廓清,基本确认为汉桓帝宣陵。这一发现对进一步明确东汉 帝陵 遗址的布局、了解东汉陵寝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发掘现场出土器物上的光和三年造题记(12月9日摄)。图片来自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此次发掘出...
2021-03-03714阅读全文 >>2020年10月,汉寿县核拓普二期项目施工时 发现 疑似古 墓葬 ,项目相关负责人立即上报汉寿县文物局并暂停项目施工。汉寿县文物局在了解基本情况后及时上报湖南省文物局,2020年10月10日2020年10月29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受湖南省文物局委托,组织汉寿县文物局业务人员组成了核拓普二期项目文物调查勘探队,对工程红线范围内所涉及到的土地进行了全面的勘探工作。勘探...
2021-03-03706阅读全文 >>2020年12月22日,在浙江省年度 考古 发现汇报会上, 永嘉 马鞍山龙泉窑遗址考古发掘从全省18个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2020年度浙江考古十大 重要 发现奖。 永嘉马鞍山窑址考古发掘是配合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杭温高铁而开展的考古发掘项目。受浙江省文物保护考古所委托,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市、县文物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 温州 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永嘉县文物馆...
2021-03-03273阅读全文 >>记者10日从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文物管理所了解到,当地大树镇近日 发现 一座 宋代 古墓。 达川区文物管理所所长潘洁介绍,这座石室墓是大树镇在拓宽乡道道路施工时发现的。接报后,文物保护单位及时前往 现场 ,对其开展抢救性清理发掘。 这座5月8日发现的宋代古墓位于大树镇 明星 村5组干家河边的明星水库 附近 。现场发现墓门仅余少部,墓室前部券顶因施工而被破坏,...
2020-05-30799阅读全文 >>湖南省文物 考古 研究所日前在澧县 孙家 岗 遗址 考古发掘中,发现一种独特葬式垫器葬。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亚锋 介绍 ,这种葬式的独特性体现在先在墓底垫放破碎的罐、盆类陶器,之后放入葬具,再将盘、杯、壶等日常宴饮用陶器放置于葬具内或葬具之上与葬具周围,玉器随墓主人遗体置于葬具之内。 据介绍,这是第一次成规模地辨识出垫器葬葬式,目前正...
2020-05-3089阅读全文 >>经过长达6年的 发掘 , 新疆 文物 考古 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已基本确定:位于新疆奇台县境内的石城子 遗址 就是东汉耿恭驻守的疏勒城旧址。历史上,东汉将士曾在这里与匈奴发生激战,涌现出耿恭等一批青史留名的英雄人物。如今,在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这座经历过血雨腥风的丝路重镇重现真身。 负责石城子遗址发掘工作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田小红在发掘现...
2020-05-301033阅读全文 >>中华文 明如何起源发展一直备受关注,7日,郑州市文物 考古 研究院公布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 遗址 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也表明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的的确确是黄河文化之根。中国社科院学部...
2020-05-30176阅读全文 >>石器 原料是史前 人类 制造工具和从事生产、生活活动最为重要的物质资料。对石料性质、来源与开发 利用 方略进行 研究 ,对于揭示史前人类的工具制作水平、资源的认知开发能力以及人群流动模式和栖居策略等具有重要意义。近日,《考古学与人类学科学》(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发表了题为Lithic raw material economy at the Huayang site in Northeast China: localization and...
2020-05-30631阅读全文 >>记者从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 文物 管理所了解到,抚宁区城关镇坟坨管区旧县村在平整路边土坡时, 发现 一座古代墓葬。经过对发掘出来的随葬品进行 研究 查证,初步判定 古墓 主人生活在辽金 时期 。 古墓位于旧县村一条进村道路北侧七八米高的土坡上。这座古墓穴约4米长、2米高、3米宽,顶部呈拱形,由砖石砌成。 我们挖掘出几片瓷碗残片,从粗糙程度和器物特征来看,...
2020-05-30352阅读全文 >>在小清河应急防汛工程考古调查、勘探工作中,共登记43处文物点,35处为新 发现 ,其中高青县6处,现已 发掘 4处,分别为胥家村 遗址 、曹坡遗址、拥护遗址和夏庄遗址。高青县文物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胥家村遗址中发现的扇形马蹄形唐代墓室,是山东首次发现。 发现扇形马蹄形唐墓 胥家村遗址(墓地)位于高青县黑里寨镇胥家村南约500米处,现小清河北岸。截至5月6日,...
2020-05-30452阅读全文 >>夹杂着大量草木灰的黑灰色土层、十几厘米深的硬面卤水沟、满是锈蚀痕迹的大铁块在山东省寿光市羊口镇侯辛庄村东北约500米处,随着潍坊市博物馆考古队员对古济水航道小清河流域 遗址 的勘探、挖掘,一处唐宋 时期 盐业遗存逐渐显露地表,再现唐宋时期工人制盐景象。 记者14日在考古工地现场看到,侯辛庄东北遗址北部紧邻小清河,东部大整体呈长方形,东西宽度约150米...
2020-05-30866阅读全文 >>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通过 中国 南北方 人群 的古基因组 研究 ,逐步揭开东亚尤其是中国史前人群南北格局、迁徙扩散及 遗传 混合历史的面纱! 2020年5月15日,美国《科学》(Science)期刊以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正式在线发表付巧妹团队独立完成多家单位参加的研究论文《Ancient DNA indicates human population shifts and admixture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China》,从遗传学角度揭开了有关中国南...
2020-05-30525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