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秦始皇 帝陵 博物院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并取得 考古 团体领队资格。博物院转变观念,扩大视野,将以前相对单一、狭窄的秦俑研究与发掘拓展到秦始皇帝陵陵区,围绕秦始皇帝陵整体分布范围谋划新的考古工作思路,从更为宏观的角度重新认识、思考、研究秦始皇帝陵。 为此,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于2009年针对秦兵马俑坑、秦陵陵园和秦陵陵园以外...
2021-03-081014阅读全文 >>早期 现代人 的演化和扩散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针对早期现代人向欧亚大陆东部扩散这一问题,学术界以往多关注沿欧亚大陆南部阿拉伯半岛、印度、东南亚等区域扩散的南方路线,较少关注沿北部区域扩散的 北方 路线。近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研究 所李锋、高星、陈福友与来自德国、美国的同行合作,分别在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和PLoS ONE(《公共...
2021-03-08908阅读全文 >>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淳安县境内,是1959年我国建造的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的水力发电站而拦坝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是国家一级水体。由于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千岛湖水在中国大江大湖中位居优质水之首,天下第一秀水名不虚传。 千岛湖湖中有1078个岛屿,姿态各异,是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地处长江三角洲的腹地,...
2021-03-08186阅读全文 >>遗址 概况 为做好小清河复航工程沿线文物保护工作,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集中全省有资质的考古文物部门力量,负责复航河道沿线区域的考古调查勘探,复航占压区域发现文物点22处,胥家村南遗址即是在本次勘探中的新发现。 胥家村南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黑里寨镇胥家村南约500米处,现小清河北岸,东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胥家庙遗址约60米。平面呈横...
2021-03-08398阅读全文 >>遗址 概况 北营遗址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店子镇北营村村北约100米的小清河北岸,地处泰沂山脉北麓山前冲积平原上,地势较为平坦。遗址平面呈东西长椭圆形,东西长约700,南北宽约400米,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 为配合小清河应急防汛工程建设,2020年4月-6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北营遗址被占压区进行了系统的考古 发掘 工作,揭露出丰富的汉代和 龙山 时期 遗存。 北营...
2021-03-08243阅读全文 >>吉仁台沟口 遗址 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科克浩特浩尔蒙古民族乡恰勒格尔村东,地处喀什河北岸吉仁台峡谷谷口二级台地上,是一处由居住区和高台 遗存 组成的大型聚落遗址。经过2015、2016、2018年的考古调查、勘探和 发掘 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考古成果,荣获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9年6月至10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
2021-03-08326阅读全文 >>近日,从轮台县境内的奎玉克协海尔 古城 考古 发掘 现场传来消息,目前,考古发掘工作正在呈现古城的发展脉络,并揭示出它从聚落到城市的演变过程。 据了解,奎玉克协海尔古城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境内,该城址由城墙和城内高台组成,城墙周长约900米,墙体残存高度1米至2米不等。高台区呈椭圆形,周长约340米,最高处距地表残高6.5米。 此前,这座古城 遗址...
2021-03-08689阅读全文 >>在距今1000多年前,曾有一个拥有灿烂文明、盛极一时的强大王国诞生在有阿里江南之誉的西藏扎达县城18公里的扎布让区象泉河畔,700多年之后,内乱和外敌入侵使它毁于一旦。而在这海拔3700米的地方却留下了古格王朝的历史遗迹。 古格王朝遗址被众土林远远近近地环抱其中,因其是用取自周围土林的粘性土壤建筑而成,所以古老城堡的断壁残垣与脚下的土林浑然一体,使人难...
2021-03-08865阅读全文 >>记者从 新疆 哈密 拉甫却克 墓地 考古 队获悉,在该墓地清理出的62座墓葬中,19座为斜坡墓道墓,这是新疆哈密首次 发现 斜坡墓道墓;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特征和测年数据判断,这批墓葬的年代都在唐宋时期。 斜坡墓道墓是典型的带有中原文化元素的墓葬。据了解,哈密以西的吐鲁番、以东的敦煌,都发现过斜坡墓道墓,唯独哈密此前没发现过。这次考古填补了斜坡墓道...
2021-03-08917阅读全文 >>5月30日, 南阳 市文研所在对 不见 冢墓区周边进行钻探时,又 发现 10余座大型古 墓葬 ,或为不见冢陪葬群。这一发现,将为揭开不见冢的神秘面纱、破解 王子 朝携周典奔楚之谜提供重要支撑。 春秋晚期发生的王子朝携周典奔楚事件是先秦时期具有重大影响的转折性事件,从此以周王室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核心文化南迁下行,分散传播,直接或间接地促生了其后的诸子百家争鸣。...
2021-03-08384阅读全文 >>5月30日,浙江省文物局、余姚市人民政府和 宁波 市 文化 广电旅游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余姚井头山 遗址 考古 发掘成果,井头山遗址的发现,把宁波 地区 的人类活动史和文明发展史前推到了距今8000年前,比河姆渡文化还要早1000年。 井头山遗址位于宁波余姚三七市镇三七市村井头山南麓一待建厂区地块内,东距田螺山遗址1.5公里,遗址埋藏在现地表之下8米左右。 考古...
2021-03-08213阅读全文 >>新华社宁波5月30日电 30日上午,浙江省余姚市井头山 遗址 考古 发掘 成果正式发布。井头山遗址是浙江境内首次发现的一处 史前 贝丘遗址,也是中国沿海地区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一处史前贝丘遗址。该遗址的发现将宁波地区的人类活动史和文明发展史前推到了 距今 8000年前。 井头山遗址位于宁波余姚三七市镇,东距田螺山遗址1.5公里,2013年因厂房建设勘钻时发现。经考古勘...
2021-03-08992阅读全文 >>从河北省临城县政府了解到,临城县普利寺塔周边进行土地平整、垃圾清运时, 发现 了普利寺 旧址 基础。 临城县文物保管所在普利寺旧址清理出了一尊唐代佛龛残件,两根正德年间的石柱,三个直径为1米的柱础、地砖和琉璃瓦构件等遗迹遗物。同时,出土一通明代石碑,距今已有406年。 普利寺始建于南北朝,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现普利寺已废,仅存普利寺塔,是全国重...
2021-03-08925阅读全文 >>半掩于土层之下,1组青铜器刚被发现不久,带着时光流转留下的斑驳。从铜方壶的壶口向内一窥究竟,里面还存有半壶液体。 考古 人员在清理 河南 洛阳 一处 西汉 家族 墓内的青铜器(5月25日摄)。李安 摄 为配合项目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人员今年4月以来对河南洛阳一工地内的古墓群进行发掘。在发掘现场了解到,一处西汉家族墓内,出土青铜器1组,包括铜方壶、...
2021-03-08672阅读全文 >>河北省 清河 县文保所29日透露,近日,清河县 考古 人员在清河县油坊镇邵庄村 发现 一处 古墓 。经考古人员抢救性挖掘,共 出土 铜簪1件、黑釉瓷罐1件、黑釉小瓷缸2件,根据出土器物,专家断定此墓为明代时期墓葬。 清河县油坊镇邵庄村发现的明代古墓。 张鹏翔 摄 5月25日上午,清河县文保部门接群众举报,清河县油坊镇邵庄村发现一处古墓。文保所工作人员迅速前往实地...
2021-03-08282阅读全文 >>